舟山市人民政府
日期:2022-12-13 15:03:59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2022年全市共同富裕半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为扎实推进我市共同富裕工作,补短板弥弱项,8月17日,市委召开2022年全市共同富裕半年度工作会议。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委社建委主任高浩孟主持,各县(区)、功能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总结回顾了上半年我市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和具体工作进展,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要求,并围绕下半年工作进行思想再动员、任务再明确、力量再凝聚,保证共同富裕考核任务落实落地。会上,市委社建委专职副主任杨玉斌分析了2022年省共同富裕考核细则和我市各部门上半年共富指标争先进位推进情况,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汇报了共富具体工作举措、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高副书记在肯定上半年工作成绩的同时,要求各部门必须认真对标省考核要求,自我剖析当前工作的问题和不足,推动下半年共富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他着重强调,一是正视问题,坚定工作信心。当前,我市共富争先创优意识明显弱于省内其他地市,全市务必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创新探索力度,求真务实,实现部门间高效协同联动,扎实开展共富工作。二是要精准施策,完成共富任务。深入分析考核失分原因,聚焦关键指标补短板,通过对标对表分析研判,找到缩小差距的办法。积极培育特色品牌,打造亮点特色,促进全市共同富裕工作全面提升。三是完善机制,争取明显成效。各部门要聚焦共富标志性成果,细化工作责任,创新完善督查方式,抓好落地见效。坚持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更多舟山经验。
市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促进渔农村“两闲”资源开发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巩固拓展美丽海岛建设成果,大力开展乡村版“双招双引”工程,持续创新渔农村“两闲”资源有效利用实现途径,让闲置农房成为富民的“黄金屋”、强村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全市有效盘活闲置农房4000余套、价值近3亿元,盘活闲置土地630多亩。
一是统筹规划,写好海岛农房盘活引领文章。在全省率先开展完成闲置农房盘活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发展圈层—发展单元(行政村)—发展村庄(自然村)”三个层级的“三圈四类,全域联动”的总体盘活空间发展体系,创新采用内生力、吸引力和发展力“三力”模型评估法,构建三大价值类别、九项评判指标的综合盘活潜力评估体系,并对全市符合闲置农房盘活条件的村庄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潜力评估,最终确定重点发展盘活单元75个,其中近期发展单元22个,中期发展单元34个,远期发展单元19个。
二是数字赋能,打造海岛农房特色应用场景。围绕闲置农房盘活、规范发展民宿、游客找民宿三大需求,打造“海岛e间房——民宿一件事”应用,构建盘活、准入、服务、监管、政策、服务、金融等7大板块,重点打造农房盘活、民宿开办、民宿管理、民宿经营、民宿服务五大子场景,推动闲置农房盘活与民宿开办经营服务全流程各领域多跨集成,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精准服务、高质高效的民宿发展新模式,推动渔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助推海岛共富。目前,已贯通省活权促富应用并在普陀区先行先试,归集2901套闲置农房、72525项数据,并绘制民宿地理信息一张图,制定重点盘活示范区VR全景。
三是创新激活,多元聚力推进闲置农房盘活。探索“合作开发”“集体收储”“院落优改”等模式,推动闲置农房盘活从农户自主经营向多元要素升级,创新开展村落景区创建运营试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文化创意、数字乡村、康养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版“双招双引”,形成“国资+集体+农户”“社会资本+农户”“集体+农户”“农创客+农户”等四种主体开发投资模式。审慎开展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和集体土地入市试点。去年,嵊泗县南港村、普陀区东极村140余宗闲置宅基地使用权自愿有偿退出,为全市树立了样板,提供了经验。今年,将重点推进定海区新螺头村和普陀区东极村共16余亩集体建设用地上市交易。
市海洋与渔业局砥砺深耕渔业产业
助力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
今年以来,市海洋与渔业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标渔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在嵊泗县围绕捕捞渔业产业发展、海钓产业长远规划和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攥拳聚力、齐心攻坚,有效促进渔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稳步减转捕捞业。以省市开展的帆张网减船转产行动为抓手,全面摸清帆张网渔船底数,为全县249艘帆张网渔船建立起“一船一档”,充分掌握每艘渔船基本信息;加强政策研究,对帆张网渔船的历史成因进行研判分析,结合县域实际制定出台《关于有序推进嵊泗县帆张网渔船减船转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和明确;综合施策,联合其他部门进一步拓宽退捕渔民就业渠道,为全县150名渔民提供“渔转港”培训。截至目前,推动全县累计减船转产130艘帆张网渔船,压减率达52.2%,已提前完成所有25年以上船龄帆张网渔船减船转产和总计50%的帆张网渔船减船转产目标;共计拨付补助资金2.87亿元,涉及本地渔民500余人。
二是抢跑发展海钓业。为更好利用海洋资源,变潜在的海洋港口、岛屿、文化旅游资源为现实的产业经济优势,促进嵊泗县社会经济及海洋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将海钓业放在加快发展的重要地位。通过资料分析、走访调研,出台《嵊泗县海钓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制定海钓船只标准,实行船只总量控制,划定钓点和钓场,通过“三权分置”方式确定海钓区域的海域使用权、经营权,推进海钓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休闲渔船品质提升政策,在以往政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继续推出玻璃钢等新型材质休闲渔船补助政策,进一步缩减12米以下的休闲渔船;积极与省级部门对接,谋划建设海钓产业发展省级试点,力求在政策上有重大突破。
三是提质升级养殖业。从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高苗种繁育能力,以及制定出台《贻贝养殖技术规范》、加快养殖浮球替换进度、建设贻贝绿色基地、改革数字化养殖等工作着手,推动贻贝全产业链发展。以建设1000口大黄鱼深水养殖网箱为目标,打造绿华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探索推进深远海智能养殖,持续推进深远海智能网箱养殖试验工作,实现“渔光互补”项目全面投产。深入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成立研发中心,委托专业团队进行探索研究。积极推动养殖泡沫浮球替换工作,进一步引进符合要求的新型养殖浮球企业备案落户,提升新型养殖浮球年度供应量。
定海区深挖村集体“沉睡资产”
化身共同富裕“动力源”
定海区深化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着力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充分运用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支持,转政策红利为发展红利,让村集体“沉睡资产”变为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动力源”。今年以来,该区借助打造定海“高铁新城”契机,在白泉镇探索“土地+物业经济”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已新增立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7项,涉及下辖6个村7处资产资源,预计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300余万元。
一、多层次盘活闲置土地,点燃共同富裕新引擎
一是聚力激活经营提效能。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积极引入优质投资方建设经营,稳定增加集体租金收入,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比如,繁强村将村内距离规划高铁站很近的3亩“潜力”闲置荒地打包出租,引入专业酒店运营设计师团队,将现代酒店设计理念带到乡村,建设村中第一家现代精品酒店,开辟乡村精品酒店“蓝海”市场,并以酒店作支撑,融合其他业态,撬动乡村旅游发展,今年6月一开业,酒店一楼望潮咖啡吧因优秀装修设计迅速成为网红咖啡吧,酒店目前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90万元租金收益。
二是聚力物业建房增效益。在“高铁新城”大背景下,激活强村物业模式,鼓励各村社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大力投资新建或改建办公楼、商铺等物业项目,通过承包、租赁、合作等方式,走出了一条村集体物业的增收之路。例如,和平村计划建设集体物业房2层,预计投产后每年经济效益约60万元;柯梅村规划建设集体物业用房3层,预计投产后每年经济效益约70万元;皋泄村计划将原村办公楼改建为村物业楼,一楼作为展厅,二楼用作展厅及办公场所,预计完工后每年经济效益约10万元。
三是聚力服务配套创收益。随着乡村产业发展,针对停车难等配套短缺问题,转“短缺”为村集体创富机遇,发挥地理位置优势,运用闲置土地翻新修建场地,持续创造场租收入。在白泉镇河东村,投资约23万元,针对舟山技师学院接送学生、考试期间停车需求,投资改造学校对面土地,建设园山收费停车场约3.7亩,预期每年为村集体创造场租收入约8万元。
二、多方面匹配区域资源,释放共同富裕新动能
一是聚焦区域商圈拓展收入。聚焦区域优质商圈、邻里中心等,通过购置商铺、厂房、店面房进行租赁或开设宾馆等,增加集体房租及经营收入。例如,金山村购买厂房、区农居安置小区店铺等40余间出租经营,目前村集体资产已超亿元,流动资金达7000余万元。星马村投资2450万元购置邻里中心及沿街商铺10余家,进行出租获取租金,预期租赁经济效益每年约达158万元。
二是聚焦区域企业用活资源。瞄准区域工业园区需求,通过分析工厂小切口需求、匹配农村资源优势,实现村企合作、优势互补,促进村级经济长足发展。米林村利用自身优质水资源优势,通过改造利用自有村级水厂、合建输水管网,赋予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每年增加发包收入约50-10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
三是聚焦区域特色做活产业。充分发挥海岛土地资源优势,以特色中药种植为基础,通过优化种植环境、添置设备厂房、延长拓宽农业产业链等,完善乡村产业经济体系。今年在河东村规划投入约105万元,开展土壤填充、机械造作、渠道修造、加工场地修建和烘干机械购置,建设浙贝中药材种植基地约25亩,加速拓展浙贝种植与深加工产业,打造前期试验基地,计划2022年10月可完成首批浙贝种植,2023年5月采收并进行深加工,销往市场后预计每年可创收20万元。
三、多渠道发挥优势资源,开辟共同富裕新路径
一是打好政策扶持优势牌。引导村集体把握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立项机会,紧抓以奖代补与贷款贴息政策红利,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发展定位,补短板扬长处,尽早申报发展前景好、可持续性强、回报率高的项目,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今年以来,全镇新申报并成功立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共7项,均获得区级以奖代补资金扶持。
二是打好村企合作组合牌。坚持需求导向,立足项目实际,积极联合相关企业开展赞助支持,降低项目成本,促进互利共赢。例如,河东村园山收费停车场建设项目,联合中国农业银行赞助智能收费设施,有效降低项目前期投资成本,提升村集体经济效益,实现村企互惠互利。
三是打好股权分红公益牌。创新推出集体资产股权分红制,将村集体资产收益量化到股东、量化到村民,真正让村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以股权形式有效保护村民利益,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例如,金山村在定海区首推股权分红制,每年发放红利600余万元,惠及村民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