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生态之要、财富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
翻看我市资源规划局的“家底”,一项项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一个个助推经济发展举措的落实,无不体现着舟山资规人最初的梦想。
奋进路上,市资源规划局发挥资源支撑优势,让经济更强;发挥资源富民优势,让百姓更富;发挥资源生态优势,让海岛更美;发挥资源空间优势,让发展水平更高……
擎着敢担勇担的使命,市资源规划局聚焦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坚持系统化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在工作实践中守住本色、扮好角色、塑造特色,致力当好新时期弄潮儿,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聚焦重大项目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项目为王。
市资源规划局聚焦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用尽少的审批事项办尽高效能的事情。
在上级的支持下,经过甬舟两地的共同努力,六横公路大桥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其中就有市资规人忙碌的身影。2022年,大桥征地工作启动后,市资源规划局与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全体干部加班加点,1天内完成了各项材料的制作、审核和上报工作。10月17日,六横公路大桥项目(舟山段)先行用地获自然资源部批准,从材料组件到最终获批全过程仅用时8个工作日,较正常流程提速至少1个月以上,创浙江省项目先行用地最快审批纪录,为保障大桥10月底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
无独有偶,为了更快推进甬舟高铁的建设,市、区两级部门连续奋战4天3夜,审核上报申报材料2000余份、5万多张,加速甬舟铁路项目报省审批流程,助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加快实现 “一体一圈五岛群”发展目标。
一个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是市资源规划局迅速落实省、市稳进提质政策的决心。该局先后出台了两轮“10+10”要素保障意见,建立了重大项目统筹审批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逐项制定要素保障工作方案,在用地、用海、用矿、用林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据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局科学合理划定“三区三线”,对我市确定的“十四五”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项目以及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项目纳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项目实施预留空间。对省级以上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省道、抢险救灾等建设项目,充分用足用好省预留规划建设用地“实报实销”政策。对市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所需规划指标,优先纳入市统筹保障范围。
做好要素保障 科学规划海岛建设
对海岛舟山来说,要素是稀缺资源,必须精打细算。
2022年8月,金塘新材料综合物流基地配套项目用地获批,新增建设用地279.6亩,为项目落地按下“快进键”。项目要落地产生效益,建设用地保障是“硬杠杠”。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2022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报批面积7259亩,同比增加500%以上,率先全省计划指标执行率达到100%。”在确保供地总量的前提下,市资源规划局全力争取省以上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纳入国家、省用地指标保障,落实新增用地指标7000亩以上。
该负责人表示,多渠道缓解耕地占补平衡瓶颈,对耕地面积少的舟山尤为重要,2022年新出台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十条”中,第二条便是加强补充耕地指标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积极申请使用国家统筹补充耕地指标;对计划年内开工的省重大教育、科研、医疗等公共设施项目,申请省统筹40%补充耕地指标。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垦造耕地三年行动,落实造地面积1500亩以上。
据了解,2022年舟山累计供应土地1.5万亩,同比增加66%;落实国家、省以上重点项目新增用地指标8489亩,市以下用地指标2822亩;审批用海项目183宗,用海面积约4.5万亩,同比增加112.76%;审批征占用林地项目144个,面积6318亩,同比增加1056.2%;持证矿山砂石土保供量8000万吨,约占全省开采总量的20%。多项要素保障关键指标均为全省第一,全市市以上重点项目和紧急项目涉及的资源要素实现了应保尽保。
深化数字改革 走“智治”新道路
守正创新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年工作的关键词之一。
“台风天风雨这么大,路上不安全,线上就能把房子的抵押手续办好,真的是太方便了!”2022年9月以来,台风“轩岚诺”“梅花”相继来袭,舟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接到不少业务办理的咨询电话。为了市民的安全,也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舟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引导群众通过“不动产智治”场景申请办理不动产业务。
近年来,全市持续推进“不动产智治”改革,满足了不动产登记办理更便捷、交易更安全、监管更到位、治理更有效的需求。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技术,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对不动产产权实行全链智治。
目前,“不动产智治”已完成一期建设,贯通应用“国有土地及商品住宅产权全链智治”和“不动产信息集成应用”2个子场景。建立不动产登记网办中心,实现高频事项24小时全天候申请,1小时内办结。
市资源规划局扭住抓牢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归集和治理,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落地生根。全市推进省域空间数字化平台2.0舟山节点建设,全面贯通省级重大应用场景,《自然资源多维感知——“天巡地查”子场景》和《舟山市“用图查验”》2个场景分别获评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最优场景”和“最强工具”,建成“海洋智管”特色场景。用好“线上全景镜头+线下人员巡查”监管模式,落实视频探头布点475个,累计开展全景监控近3000次、动态巡查近2000次。谋划“小岛你好”特色空间数字应用,集成特色项目108个,打造小岛发展全画像空间场景。不断夯实“地灾智防”数字场景应用,实现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更精准、灾险情通报更迅速、应急指挥更有序、队伍布防更合理。
“这周刚刚交完海域使用权相关费用,预计下个月海域使用竣工验收后,就可以办理土地证了。”2022年9月,舟山恒尊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赛科办理完海域招拍挂业务后,由衷地点赞政府部门办事速度。这是我市首次实施线上海陆联合招拍挂。
据了解,2022年,市资源规划局实行“一个平台、一次挂牌、一次性取得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简化了审批手续,提速3个月以上。这种出让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市建设用地资源紧缺而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也有利于构建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推进高效、廉洁政府建设。
生态保护修复 让海岛资源富起来
保护青山绿水,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才可确保“山水尽是美景”。
2022年年底,在加拿大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我市选送的视频《鸟类的乐园,自然的馈赠》中,个性化保护措施、联防联守机制和“智慧鸟岛”建设是市资源规划局用数字化护鸟的又一重要举措。
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极其珍稀的中华凤头燕鸥能够集聚于五峙山列岛,“引鸟工程”想必功不可没。同时,市资源规划局还打造了全国第一个鸟类保护区风光柴储微电网系统,形成了“海陆空”一体化全面监测感知体系,并正在创建一个集鸟类栖息、繁殖、科研、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保护基地,彻底解决五峙山列岛电力短缺问题,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测。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全市全面推行田长制、林长制,2022年全市完成造林1843亩、森林质量提升1.15万亩,分别完成任务的129%和109%;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个,集中连片整治永久基本农田1.3万亩;全面实施嵊泗、定海“蓝色海湾”工程,完成投资约3.5亿元,2个项目入选2023年省级“蓝色海湾”;推进废弃矿山治理,23处治理任务全面完成。
除此以外,我市创新小岛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助力海岛共富行动等3个案例入选全省系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完成省内唯一的国家《自然资源分类》调研验证试点,试点成果获得自然资源部认可。同时,完成了岱山县无居民海岛岸线修测国家试点,调查海岸线总长284公里,为全国提供试点经验。(舟山日报)
新的一年,市资源规划局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牢牢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土绿化行动,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海岛一张靓丽的名片。(舟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