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这对我市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要牢牢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新阶段绝不是躺平、放任、盲目,而是要更加精准、务实、有序地做好各类人群的健康管理”……会议期间,医疗服务质效提升,成了市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补齐海岛、渔农村急救医疗服务短板?如何推进精细化群众健康管理?……聚焦健康话题,市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现状】

海岛乡村急救能力亟待加强

慢性疾病人群呼唤更多关注 

院前医疗急救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重要救援工作。但在市政协委员方涛看来,目前各县(区)对院前急救体系建设重视不够,除定海区外,均未独立设置成建制的急救站。全市急救点分布也不均衡,本岛北部,普陀南部桃花、虾峙以及岱山长涂、秀山、鱼山和嵊泗嵊山、枸杞、洋山、黄龙、花鸟等海岛未设立急救点。

市政协委员吴常裕也看到了离岛急救点建设滞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不足的“短板”。在这位急诊医生眼中,目前我市岛际转运机制尚待完善升级,部分海岛紧急医疗事件海上交通转运方案未完全落实,导致急救响应时间较长。

慢性病人群尤其是老年群体,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容易导致重症。“慢性病人因配药、检查而挂号、跑科室的频次较多,将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市政协委员陈梅汀对此较为担忧。据她了解,目前,舟山各大医院的部分常规排异药有1~2个月的缺货期,移植病患者不得不跑周边城市购买,但这部分费用医保却无法报销。

市政协委员陈岱杰则将目光对准我市“互联网医院”建设。“面对疫情,我市依托实体医院已陆续开通了多家‘互联网医院’,让患者能足不出户得到医疗服务。”肯定“互联网医院”创新性的同时,他也列举了部分仍需改进的问题,包括慢性病等诊疗种类不够齐全、无法支持线上医保支付、线上诊疗医生资源投入不足等。 

【建议】

健全基层急救体系

强化急救人员培训 

畅通海岛乡村居民“生命桥”。方涛呼吁,各县(区)政府和各部门要结合城乡发展特色、区域服务人口等情况,合理布局院前急救网络,增设急救点,增加负压救护车配置比例,每2~3个急救点之间要设置车辆洗消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吴常裕建议,将离岛急救站点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并结合“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分阶段完成新增离岛急救分站建设。“急救工作要抓紧一分一秒,要进一步明确交通、卫健、海事等有关部门的职责,合力打造安全高效的海上急救绿色通道,并加快推进空中救援转运体系建设。”在他看来,可以推动嵊泗县已建成的海防直升机停机坪纳入医疗急救网络机制建设,进一步探索建立陆、海、空立体高效急救网络。

加强急救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提升海岛乡村急救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方涛认为,各县(区)医疗机构可以适当放宽院前急救岗位招录条件,在职务晋升、转岗制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强我市乡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为加强慢性病人精细化健康管理鼓与呼。陈梅汀建议,开通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等危重症患者门诊特殊慢性病就诊的“网上绿色通道”,通过“线上开单、线下检测”“线上开方、凭医保号结算、线下配送”的服务方式,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同时,适当放开跨科开药,对慢性病采取“长处方”管理方式,减少病人到医疗机构就诊配药次数。

对于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陈岱杰认为,应支持中医、妇幼、口腔、皮肤等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加入“互联网医院”行列,并加快制定“互联网医院”规范收费体系和支付规范,推进医保在线支付功能。

在陈岱杰看来,扩大数字诊疗范围的同时,更要切实提升问诊质效。要进一步提高医生线上诊疗率,增强线上问诊的及时性、专业性。对于好评度高的医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针对当前“互联网医院”平台上的咨询服务功能较为单一的现象,陈岱杰建议,进一步扩大医疗咨询服务覆盖范围,并提供包括语音、图文、视频等多种展现形式的咨询服务。